首页 > 资讯 > 武汉热点 导航

武汉争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作者:whycl 时间:2022-02-22 08:14:52

近期,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发布了《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规划中提到,湖北省将以武汉为先行区,争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同时,武汉要创建国际湿地城市,详细情况一起来了解看看。

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80903%2Fa21f162426c747b6851fb482779e53c4.jpeg&refer=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jpg

争取创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宝库。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不仅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工程、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文化工程,更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讲话精神,为推动中部崛起、“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做好文化支撑。湖北省不仅是多个国家重大战略交汇点,而且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码头文化等与长江相关的文化资源,文化运营成果丰硕,可以武汉作为先行区,争取创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发挥对周边地区乃至上下游各省份的辐射及纽带效应,促进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

积极创建国际湿地城市

武汉位于两江交汇处,165条河流纵横交错,166个湖泊星罗棋布,被称作“百湖之市”“湿地之城”,是我国内陆湿地资源最丰富的特大城市之一,也是全球

同纬度和长江中下游湖泊湿地的典型代表地区。武汉正积极创建国际湿地城市,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打造一批示范“小微湿地”,推进实施“智慧湿地”建设,探索湿地保护与教育的“新模式”,全面提升湿地保护水平。

建设江汉平原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

江汉平原是湖北及中部地区优势农业资源的核心区域,被誉为“鱼米之乡”。加快农业绿色化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加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渔业资源养护修复;发展现代生态农业,鼓励发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种养一体、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打造稻渔综合种养生态循环农业样板,促进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增值;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区建设,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将江汉平原建设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生态文化旅游带

大别山革命老区不仅有着浓厚的红色文化积淀和底蕴,同时也是长江和淮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深入挖掘大别山区生态资源和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强化生态保护修复与资源利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支持申报国家促进生态保护修复的产权激励机制试点,鼓励开展生态保护补偿试点,打造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乡村旅游等特色精品旅游线路产品,将大别山革命老区建设成为红色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和乡村生态振兴示范带,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展开剩余部分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用户留言 联系我们

跟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