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500米半决赛,任子威被判犯规无缘决赛。所以有小伙伴好奇为什么感觉短道速滑比赛中,出现犯规的次数这么多呢?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短道速滑为什么那么容易就犯规。
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不同,短道速滑是多人在同一个跑道滑行,从开始到结束,每一位运动员无疑都想抢占一个有利的位置。因此在滑行过程当中,超越和被超越是经常发生的,而且运动员的滑行速度非常快,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中间就难免有碰撞,尤其是奥运会比赛,大家都想取得好名次,竞争也就会更加激烈。
冰上主要裁判有3位,冰场正中间1位是主裁,弯道内侧有两位副裁,此外还有一位专门负责录像回放的副裁,4位裁判共同保障比赛。当运动员比赛当中有碰撞,在哪侧有碰撞,该侧的裁判就提出主要意见。
如1号和2号碰撞,发生碰撞侧的副裁认为1犯规,主裁认为1犯规,那就可以判定1犯规;但是如果主裁认为2犯规,这个时候就需要找录像副裁,回放当时比赛情况,三位裁判看录像重新断定谁犯规,协商最后判罚,最后以主裁判定为准。
现在的短道速滑场地,有360°无死角的摄像机,两个直线有固定摄像头,还有一个实时跟随滑行的摄像机,有科技助力,相信误判会减少许多。
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举办之前,国际上还没有一套标准的判罚代码,甚至没有判罚手册。平昌冬奥会的短道速滑项目也因为多次判罚出现争议,2018年之后,国际滑冰联盟开始制定更加详细的判罚手册,自此运动员的犯规动作都有据可“罚”。经过试行手册和各体育代表团的补充建议,国际滑联2020年再度召开大会,推出统一的修订版判罚手册,一直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