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生活城事 导航

2022平均工资全国排行表

作者:whycl 时间:2023-02-08 11:11:05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各省居民人均可支配工资情况。去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883元,不同省份收入相差较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总有人感觉“被平均”。

2022平均工资全国排行表

640.png
640 (1).png

各省人均收入分析

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

对比该数据,上海(79610元)、北京(77415元)、浙江(60302元)、江苏(49862元)、天津(48976元)、广东(47065元)、福建(43118元)、山东(37560元)等8个省份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赢全国线。

虽然上述省份均在东部地区,但在增速方面,中西部地区增长较快。其中,西藏以6.9%的名义增速在全国居首,此外,湖北、湖南、山西、贵州、宁夏等中西部省份2022年的增速在全国也位居前列,分别达到6.8%、6.4%、6.4%、6.3%、6.1%。

2022年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保持高位,带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0%和5.3%,快于全国居民收入增速1.0和0.3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5%和2.9%。以西部地区为1,东部与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上年的1.62缩小至1.61,下降0.01,地区间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

从全国范围来看,31省份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仅有8个省份,且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由此可见,中国东部与中西部的居民收入差距依旧较大。

为什么总感觉“被平均”

对于36883元的“全国线”,许多网友都表示“无法理解”,今天就从统计方法的选择上来说说。

先来看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官方定义: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0590元,名义增长4.9%,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55.8%,占比最高。从统计方法来说,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真实的居民收入水平的指标有3个,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平均数很容易理解,就是将所有人的收入合计除以人数。中位数是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处在中间位置的数。比如居民收入的中位数,一般是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收入。众数是数据集合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众数的个数不一定是唯一的。居民收入的众数,一般是将居民收入按照五等分或十等分从高到低分组后,将人数最多的那组人的平均收入作为收入众数。

如果用平均数代表居民收入,受高收入人群的影响极大,一些人均几十万的收入群很容易拉高平均收入,导致收入严重失真;而众数收入,则仅能代表人数较多的低收入阶层的平均水平,也存在失真的状况。

202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31370元,比平均数少5513元,比上一年增长4.7%。这5513元,大概就描述了大多数人收入被拔高的平均程度。

展开剩余部分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用户留言 联系我们

跟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