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生活城事 导航

二十四节气金银纪念币收藏价值高吗

作者:whycl 时间:2022-08-01 10:55:18

8月7日,人民银行将发行二十四节气(光阴的故事)金银纪念币。有网友想了解,这套金银纪念币的收藏价值高吗?是否值得申购?喜欢的朋友不妨来做个简单的了解,看看这套纪念币的价值所在。

640 (2).png

二十四节气金银纪念币收藏价值高吗

这套二十四节气金银纪念币收藏价值较高。因为这是第一次发行和二十四节气有关的纪念币,而且8克的方形纪念银币也是第一次出现。

纪念币一共有28枚,其中金质纪念币4枚,银质纪念币24枚。

3克圆形金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金3克,直径18毫米,面额50元,成色99.9%。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银8克,规格23毫米×23毫米,面额3元,成色99.9%。

纪念币正、背面图案

该套金银纪念币正面图案,均为装饰圭表造型,衬以桃花、麦穗、稻穗、梅花等组合设计,并刊国名、年号。

图片
图片

3克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装饰燕子造型,衬以柳枝、民居、树木、山峦等组合设计,并刊“春”字样及面额。

图片

3克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装饰青蛙造型,衬以睡莲、星空等组合设计,并刊“夏”字样及面额。

图片

3克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装饰松鼠及松塔造型,衬以粮仓、果树等组合设计,并刊“秋”字样及面额。

图片

3克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装饰鹿造型,衬以雪花、民居、树林等组合设计,并刊“冬”字样及面额。

图片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以虎、春牛、鱼为主要设计元素,展现立春时节“鱼陟负冰”物候现象、“打春牛”习俗,并刊“立春”字样及面额。

图片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以虎、鱼、叶子、春雨为主要设计元素,展现雨水时节“獭祭鱼”物候现象,并刊“雨水”字样及面额。

图片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以虎、蛰虫、桃花为主要设计元素,展现惊蛰时节“春雷惊百虫”物候现象,并刊“惊蛰”字样及面额。

图片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以虎、蛋、风筝、燕子为主要设计元素,展现春分时节“放风筝”“竖蛋”习俗,并刊“春分”字样及面额。

图片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以虎、柳枝、秋千为主要设计元素,展现清明时节“荡秋千”习俗,并刊“清明”字样及面额。

图片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以虎、牡丹为主要设计元素,展现谷雨时节“赏牡丹”习俗,并刊“谷雨”字样及面额。

图片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以虎、杆秤、蛋、蚕豆为主要设计元素,展现立夏时节“立夏称人”“立夏挂蛋”习俗,并刊“立夏”字样及面额。

图片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以虎、水车、小麦为主要设计元素,展现小满时节物候、农事景象,并刊“小满”字样及面额。

图片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以虎、小麦、稻苗为主要设计元素,展现芒种时节抢收抢种农忙景象,并刊“芒种”字样及面额。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以虎、榕树、面条为主要设计元素,展现夏至时节“夏至吃面”习俗,并刊“夏至”字样及面额。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以虎、蒲扇、电风扇、三伏贴为主要设计元素,展现小暑时节入伏“贴三伏贴”习俗,并刊“小暑”字样及面额。

图片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以虎、小船、池塘、萤火虫为主要设计元素,展现大暑时节“腐草为萤”物候现象,并刊“大暑”字样及面额。

图片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以虎、西瓜、瓜秧为主要设计元素,展现立秋时节吃瓜“咬秋”习俗,并刊“立秋”字样及面额。

图片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以虎、河灯、鱼为主要设计元素,展现处暑时节“放河灯”习俗,并刊“处暑”字样及面额。

图片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以虎、核桃树为主要设计元素,展现白露时节打核桃情景,并刊“白露”字样及面额。

图片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以虎、拖拉机、瓜果蔬菜为主要设计元素,展现秋分时节丰收景象,并刊“秋分”字样及面额。

图片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以虎、河流、鱼、枫叶为主要设计元素,展现寒露时节“秋钓边”“赏枫叶”习俗,并刊“寒露”字样及面额。

图片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以虎、柿树为主要设计元素,展现霜降时节采摘柿子情景,并刊“霜降”字样及面额。

图片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以虎、火锅、酒坛为主要设计元素,展现立冬时节“冬酿”“补冬”习俗,并刊“立冬”字样及面额。

图片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以虎、蔬菜、腊肉为主要设计元素,展现小雪时节“腌菜”“制腊肉”习俗,并刊“小雪”字样及面额。

图片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以虎、雪人、松树为主要设计元素,展现大雪时节“至此而雪盛也”景象、打雪仗嬉戏场景,并刊“大雪”字样及面额。

图片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以虎、饺子、福字为主要设计元素,展现冬至时节“吃饺子”习俗,并刊“冬至”字样及面额。

图片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以虎、大雁、长城为主要设计元素,展现小寒时节“雁北乡”物候现象,并刊“小寒”字样及面额。

图片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以虎、雪具、雪山为主要设计元素,展现大寒时节滑雪嬉戏情景,并刊“大寒”字样及面额。

图片

二十四节气金银纪念币题材背景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一年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等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用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掌握农事季节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完备起来的。相传周代早期,周公就在天地之中的中原地区采用石制日晷,通过测量太阳影子的长短和方位来确定夏至日和冬至日。一年中影子最短的日子是夏至,影子最长的日子是冬至。然后取冬至到夏至之中为春分,夏至到冬至之中为秋分。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夏小正》按十二月的时序详细记载了夏朝先民所观察体验到的天象、气象、物象,已经认识到“夏至”和“冬至”的存在了,反映出上古先民对时令气候的朴素认识。到战国后期,《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已明确地提到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先秦时期的《逸周书》和汉代初期的《周髀算经》里则已经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内容(与今天的顺序不同)。

此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和之间的关系,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西汉早期的《淮南子·天文训》已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名称的二十四节气完整记载。公元前104年,《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并采用“平气法”(即平均时间法)划分节气。自1645年清朝《时宪历》开始,“二十四节气”改用定气法计算。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约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于2016年被联合国评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中国目前最有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展开剩余部分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用户留言 联系我们

跟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