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是每个高中学子的没想,能够降分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名校,或者直接保送。那么自主招生的目的和性质到底是什么呢?小编详细给大家介绍下什么是自主招生!
首先,了解什么是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按分数录取的一种补充。
自主招生有利于中国高校扩大招生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为选拔和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开辟了新的途径。
据了解,全国共有90多所高校具有自主招生资格,各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开展自主招生,大致可分为自主招生改革试点、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和综合评价三类。
自主招生改革试点
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是目前高校开展招生的主要形式,每年高校拿出本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进行招生。
考生可自主向试点高校提出申请。
考生所在中学(单位)或原毕业中学、社会团体或专家个人等均可实名提供推荐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试点高校不得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
入选学生需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并达到相应要求,还要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高校考核一般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2015年起,所有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笔试科目不得超过两门,考核过程全程录像,防止作弊。
通过高考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之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高考降分政策。一般通过考试后招生学校会与考生签订招生考试合同,一般可享受降低5-20分,最多不超过60分的录取政策优惠,同时享受专业选择方面的优先待遇,具体合同规定要与学校协商决定。
也就是说,通过自主招生改革试点这种方式参与的话,需要自己先向心仪的高校提出申请,并自己联系提供相应的推荐材料,要参加统一高考并达标,之后还要通过高校自己开设的笔试和面试考核,最终享受高考降分录取和专业选择方面的优待。
高校专项计划招生
高校专项计划,也称“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该专项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是国家为农村贫困学子向上流动的开放的渠道。
招生学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2018年安排招生计划不少于有关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
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一、符合2018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二、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三、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由此可见,高校专项计划招生适用的人群非常有限,对考生的学籍和户籍有明确的要求。
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招生制度是在部分省份实行的一种综合评价模式,每年有新的高校参与这种招生试点。综合评价招生是把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高校的自测评估成绩、高考成绩按照一定比例折算成综合分,最后按照综合分择优录取的方式。
近年来,高考试题难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考生成绩趋于扁平化(尤其是高分考生),通过高考选拔优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区分度的限制。在此种大背景下,自主招生不管是对于考生进入理想名校还是高校选拔优秀生源都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降低一考定终身的风险,增加进入名校就读的机会
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如果获得高校的自主招生预录取资格,将在高考时享受高校降5-60分录取优惠,优秀者可降至一本线录取。
除此之外,自主招生可以降低一考定终身的风险。平时成绩很好的学生,高考可能会有些小失误,参加自主招生能降低这种风险带来的影响。
有些考生的成绩可能和心仪的高校录取分数线有一定的差距,通过自主招生的降分优惠,最终能够进入理想高校。
增加考生的阅历,提升自身素质
自主招生在选拔考核时,涉及到笔试和面试。这些考核项目通常比高考难,考核内容繁杂,涉及到的知识面广。
面试环节,考生除了需要掌握文化课知识外,天文地理、时政经济等各领域都需要有所涉猎。因此,考生需要提前准备,全面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和知识储备。
值得注意的是,在自主招生面试的时候,考生有机会和名校的专家教授进行直接沟通交流,参与探讨问题。这对考生今后的规划和发展都有极大的帮助。
为学科特长和创新型人才创造了机会
高考选拔,综合成绩优秀者胜出,但有些考生具有数学、物理等某些学科方面的特长,总成绩优势不明显,这样的学生可能就上不了好学校。
自主招生给了这些考生一次机会,让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型人才得以展现优势。更重要的是,通过高校自主的考核选拔,更能在高考基础之上选拔出适合高校培养的优秀人才。
结语
最近,因为高考答题卡被掉包事件牵涉出学术论文造价、自主招生走后门等一系列风波,很多人开始批判自主招生这种制度。其实,从目前来看,自主招生依然是对现行高考制度的有效补充,即便其中存在的可操作性让人质疑它的公平公正,我们还是无法否认它在长期的实践中对人才选拔的贡献和作用。
我们所能期待的是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制度机制,使自主招生的流程透明化,给社会公众有一个满意的交代,让自主招生不至于沦为权利份子走后门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