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武汉高中 导航

志愿填报必须关注的6大事项

作者:whzfj 时间:2020-07-28 10:16:33

全国各地高考成绩公布。分数确定,让大多数考生和家长无比纠结的最后环节“志愿填报”也来了。志愿填报策略方面,今年较去年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动,但有几个小变化值得注意。比如:教育部发布的“强基计划”对考生有哪些影响?填志愿容易纠结,很大程度是对部分信息了解不透彻所致。为大家梳理了6关键事项,希望能助力考生排除干扰,迅速锁定心仪志愿。

“城市﹥学校﹥专业”不是万能公式

“城市、学校、专业,什么最重要”,通常是卡住考生和家长的第一个问题,或者是最重要的问题。

关于这一点,近两年很流行“城市﹥学校﹥专业”这个策略,甚至形成了“共识”。

首选城市,即优先选择北上广深,然后是其他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如南京、杭州、武汉、成都等)。因为大城市经济体量大,优秀教育资源多。哪怕只考虑到大学毕业后生活所在地的问题,选择的首要因素也应当是城市。

深圳.jpg

再选高校,即学校重要性大于专业。因为很多人从事的职业和专业没有关系,专业选择在未来很可能有变数。因此学校重要性大于专业,最后再考虑专业问题。

如果考生的目标不是特别明确,“城市﹥学校﹥专业”策略或许有用,但它不是万能公式。与其用这个公式“保底”,不如提前审视自己,缩小范围,减小误差。

具体到每个人,城市、学校、专业选择并没有绝对成立的公式,但可以通过大的规则合理判断自身情况。

掌握正确的志愿填报方法

随着平行志愿、知分填志愿等举措推进,“连蒙带猜靠运气”的填报方式已不复存在。看起来志愿填报复杂,但仔细研究基本资料,就能排除大多干扰信息,让目标清晰可见。考生和家长首先要掌握的平行志愿规则。

timg.jpg

我国大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大部分录取批次都已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规则。平行志愿,即是改以往的“志愿优先”为“分数优先”。考生在每一批次所选A、B、C、D等志愿,它们之间为平行关系,只要考生达到这一批次的录取最低控制线,就按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依次检索。

七个维度快速了解一所大学

除了掌握平行志愿规则,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信息就是学校。面对海量的学校信息,从以下7个维度着手,可以帮助大家快速了解一所大学。

第一,院校层次。比如,学校是双一流院校(即原来的985、211学校),还是省属重点本科院校?是一般公办本科院校,还是原来的民办学校?还是高职高专?学校层次的信息很关键。

第二,地理位置。考生和家长容易通过名字去判断学校所在地,但并不准确。比如,河北工业大学,学校实际上在天津;河南大学,实际上是在开封。

第三,优势学科。优势学科的判断可以参考两个官方指标。其一,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其二,双万计划,即教育部“双一流专业”计划,2019年至2021年建设1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这两份名单可以作为重要参考。

此外,专业有没有博士点、硕士点,是不是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有没有这种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等也可以作为参考因素。

第四,有没有保研资格。我国目前总共有366所高校具有保研资格,这也是学校实力的印证之一。

第五,学校历史。对于某些学校,无法通过名称判断其优势学科,就需要简单了解历史以获取准确信息。比如,北京科技大学,乍看之下无法了解学校特色,查阅历史,学校改名前叫北京钢铁学院,很可能在冶金或材料方面拥有学科优势。

第六,行业属性。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校建设是学习苏联模式,很多大学都有行业背景。每个行业当中都有原来归属于某部委的学校,可能学校在录取分数上并没有那么高,但学术水平有深厚的积累。比如原隶属于电力部的三峡大学,东北电力大学等。对某些特定行业有志向的考生尤其值得关注。

第七,历史录取分数,这也是学校受认可程度的重要体现。

教育部网站列出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http://www.moe.gov.cn/mdcx/qggdxxmd/201912/t20191217_10000023.html),可快速查询学校相关信息。

{1DAAB2C7-62AD-4C93-8CC0-BC301125CF67}_20200728101929.jpg

分析录取数据,推荐“位次法”

高考分数出来后,直接对比上一年录取分数是考生、家长在分析数据时常用的方法,但这里也存在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误区。

目前最值得推荐给大家的录取数据分析方法就是“位次法”,也就是说把分数转化成位次来判断。很多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考试院已经在志愿填报辅助系统种推出了相应的工具,考生和家长可以运用起来。

当然,“位次法”受招生计划和招生热度的影响较大。

“强基计划”对考生有什么影响

接着聊一聊今年高考的一个重大变化——“强基计划”取代往年的“自主招生”。所谓的“强基计划”,就是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重点在于“基础学科”。

相较于“自主招生”,“强基计划”带来了哪些变化?它可能对考生有什么影响?

qiangjijihua.jpg

第一,招生学校变化。“自主招生”有96所高校参与,“强基计划”只有36所学校参与。

第二,招生专业减少。“自主招生”入选的学生,没有专业选择限制,“强基计划”入选的学生,只能选择少数的基础理科、文科专业。

第三,报名条件变化。“自主招生”报名,会通过参与竞赛、发表论文等条件进行筛选,“强基计划”的判断标准只有高考成绩。

第四,录取有变化。“自主招生”录取,考生会享有较大的降分优惠;“强基计划”的录取为85%的高考成绩+15%的校测成绩,然后进行排序,排名靠前的考生入选。

第五,后续培养方式区别。“自主招生”没有特别的后续培养方案,很多学校在制定“强基计划”培养方案的时候则是按照本硕博贯通的培养方式进行设计。

尽管很热门,但并非所有考生都适合“强基计划”。国家制定“强基计划”的目的,在于为高精尖领域培养基础科研人才,以期在科学发展上带来新突破。原则上,“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无法转专业,且要在基础科学领域从事相当一段时间的研究。因此,除非对基础学科领域非常感兴趣,否则不用特别关注“强基计划”。

其他注意事项

高校大类招生将成为新趋势

随着新高考推广,越来越多的高校选择大类招生,尤其高层次院校。大类招生好处在于,强调通识教育,强调综合培养。从报考角度来说,以下两点值得注意:

(1)要注意查看大类内包含的具体专业。比如,同样是工商管理类的专业大类,有的学校仅包含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和工商管理三个专业,但有的学校却包含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甚至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等。

不同的专业表示考生未来能进入的不同专业范围,感兴趣的专业越多越值得选择,感兴趣的专业不多就要慎重。

(2)要了解入学后的专业分流政策。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专业分流政策,没有统一标准。提前了解学校分专业相关规定,将直接关系到对未来专业去向的把握。

关注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提前批

第二,今年有很多高校在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把基础学科或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专业招生计划安排到提前批招生,导致提前批计划增加,一本招生计划减少。

在考生和家长印象中,提前批常常是军校、警校、师范的代名词,因此今年这一变化可能会被忽略。对此,建议考生尤其高分段考生和家长一定要对本省政策有所了解。

关于今年志愿填报的专业建议就到这啦,希望能助力考生、家长快速、从容、精准地挑选出喜欢的学校和专业。

展开剩余部分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用户留言 联系我们

跟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