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武汉热点 导航

武汉成都西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规划

作者:whbt 时间:2022-03-09 10:07:01

随着国内城市不断发展,武汉成都西安郑州也进入了国家中心城市行列,在建设规划中,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一起来看看武汉成都西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规划。

2022-03-09_102858.png

武汉

2018年1月,武汉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了《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实施方案》(送审稿)。武汉将分三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21年基本形成框架,2035年初步建成,2049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全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世界亮点城市。 2021年7月, 武汉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绘制了“路线图”和“时间表”——到2035年,国家中心城市全面建成,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作用充分发挥,国际化大都市功能明显增强,基本建成现代化武汉。

超常力度推进东湖科学城建设 长江新区正式成立 

 2022年3月8日 工地上的“高空舞者” 3月8日,在武汉市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某工地上,张丽萍在塔吊驾驶室工作。 新华社发(伍志尊 摄) 

武汉人的一天是从一碗热干面开始的。汉阳玫瑰街罗氏热干牛肉面馆外,90后老板罗思偲带着团队掸面、烧水、调味。如今,罗思偲的热干面店已扩张到70家。

热干面小店的忙碌是武汉蓬勃生机的折射。2021年,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17716.76亿元,同比增长12.2%,比2019年增长6.7%。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秦尊文认为:“武汉GDP突破2万亿只是时间问题。”

超常力度推进东湖科学城建设。沿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主轴高新大道一路向东,春日暖阳下的湖北东湖科学城,各项建设一派繁忙,可以“打印”显示屏的设备在这里问世、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二期在这里建成。

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在武汉阳逻集装箱港区二期码头,数座巨型龙门吊繁忙作业,自动驾驶集卡按照既定作业信息有序穿梭。去年,武汉阳逻国际港集装箱水铁联运项目开港通车,成为长江中上游最大的水铁联运项目。“九州通衢”交通枢纽网不断完善,武汉打造国家商贸物流中心优势明显。

在全国政协委员、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看来,武汉正努力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武汉承担着挑大梁、当先锋、打头阵的职能。”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表示,武汉靠着“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锚定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总体定位,正在奋力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

首季关系全年,重大项目是城市发展的风向标。今年开年,武汉的“第一棒”便吹响了奋进的号角,第一季度199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77.3亿元,涵盖科技创新、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

日前,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又一动作落地。2月28日,长江新区正式成立。这是湖北深入实施区域发展布局的重要“棋眼”,也是武汉打造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可辐射带动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和鄂东地区高质量发展。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已经站上了新起点,从武汉,辐射长江经济带,在武汉,拥抱全世界。”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兆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等多重利好在武汉相互叠加,武汉已经有能力在服务自我的同时,服务好武汉城市圈、长江经济带,服务全中国,乃至积蓄力量服务全世界。

成都

在《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初步方案中显示,至2035年,高标准全面建成国家中心城市。至2050年,迈入世界城市行列。 2019年,成都市表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级“中心”落户 航空口岸外贸实现“开门红”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李晓江解释,按照国家的要求,国家中心城市对外要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对内则是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的中枢,具备引领、辐射和集散功能。“对于国家中心城市来说,经济实力、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均是衡量中心城市发展的硬指标。”

成都经济发展给人欣欣向荣的感受。这几年,成都正是通过经济硬实力和人才软实力双向赋能,让成都加速迈向“塔尖”城市。

3月7日,又一国家级“中心”——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选择落户成都。

今年前两个月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进出口货运量与往年同期相比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超过36%,航空口岸外贸运行实现“开门红”。

2021年全国城市GDP排名中,成都以19917亿元的总量位居排行榜第七位,离2万亿只有一步之遥。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执行官汤继强介绍,成都规划建设了12个产业生态圈和66个产业功能区,加快构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梯度发展培育,先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赋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四川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在人口城镇化和区域聚集过程中,各项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文化不断碰撞融合,这是一座新兴城市进军世界级城市的姿态。”这种姿态代表了成都发展方向,也带来了人口的聚集。

在成都向硬核经济发力的同时,城市软实力也在日益增强。正如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李晓江接受采访时坦言,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绝不只是看它的繁华富庶,更要看城市方方面面透露出的精气神,是不是有温度的、美善的。

一首民谣《成都》,唱出了成都的安逸和闲适。人们对成都的印象中,这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成都市常住人口达2093.8万人,成为继重庆、上海、北京之后,我国第四个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的城市。

“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是国家中心城市城市竞争的焦点。”李晓江坦言,“有人口,有规模,城市的吸引力就强,招商引资也会事半功倍。”

成都对人才吸附力的背后,是年轻人对这座城市经济发展与魅力的认可。

“我的老家在安徽,7年前来到成都读书,原本想回老家工作,现在我决定留在成都,因为这座城市很宜居,能让人看到希望。”在成都读研的杨帆如是说。

去年,成都提出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其中包括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城市通勤效率、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等,切实解决老百姓的“身边事”“心头事”,力争让成都人的“钱包更鼓”“幸福感爆棚”。

成都的气质是温润的,城市治理是弹性的。成都,以其独有的城市特质,独特的人文精神,向全世界展示着“成都式幸福”的生活样本。

西安

在西安印发的《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到2035年,建成“美丽中国”西安样板,全面建成代表国家形象、引领“一带一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中心城市。

新增国际贸易大通道 “丝绸之路”越跑越宽 

如果说成都的城市标签是“温润”,那西安的特质就是“厚重”,千年的历史造就了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积淀。如何让古都进阶成现代化的国家中心城市,是一份艰巨的时代答卷。

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时代答卷中,夯实区域“经济中心”是西安绕不开的必答题。

2021年西安市GDP为10688亿元,比上年增长4.1%,两年平均增长4.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2%。“就城市综合实力而言,西安除工业规模外,其他主要指标都名列前茅。”在西安市发改委副主任冉红斌看来,GDP排名进位只是表象,让西安经济真正实现质量双增的,是近两年来瞄准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短板”的精准发力。

曾经的西安有大企业,但缺少大产业;如今的西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多个大产业集群。

2022年1月1日零时,满载50个集装箱货物的“长安号”驶出西安国际港站。这是2022年陕西发出的首趟“长安号”,也是首趟经圣彼得堡、穆克兰至曼海姆的中欧班列,这标志着陕西又新增一条通往欧洲的国际贸易大通道。至此,“长安号”国际线路达到16条,全面覆盖亚欧大陆全境。

自2013年11月28日开行以来,“长安号”便成为西安对外开放的风向标,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中欧班列第一。

“西安正大力发展丝路经济,全力推动国家级物流枢纽建设。”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的西安,陆上“丝绸之路”越跑越宽,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畅。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国家进一步支持西安高质量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支持西安依托国家级“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打造国际仲裁中心。

西安通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栋介绍: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进程中,西安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发展动能持续增强。2021年,西安入选国家推动外贸稳定和创新发展成效明显激励支持名单,自贸试验区7项创新成果在全国推广。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优化营商环境百问百答》,其中西安7个典型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

“现在的西安是奋发有为、面向国际的魅力西安。”李栋称,这座拥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独特自然风貌和现代化国际化气息的大都市正以崭新的形象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郑州

根据郑州2018年2月公布的《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17—2035年)》,郑州的远期目标是2036年至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 2019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郑州大都市区建设,带动开封、许昌、新乡、焦作等周边城市融合发展”。

国家中心城市处于城镇体系的最高层级,被称为“塔尖城市”。继国家层面在《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中从规划和定位上把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列为国家中心城市后,2016年至2018年,国家层面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名单扩容到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开年即决战的武汉第一季度集中开工重大项目近200个;成都GDP离2万亿只有一步之遥;2022年第一天,“长安号”驶出西安国际港站,陕西又新增一条通往欧洲的国际贸易大通道;3月4日有“河南陆家嘴”之称的龙湖金融岛开岛,成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支点……新春伊始,武汉、成都、西安、郑州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上都在铆足“虎”劲向前进。

“河南陆家嘴”开岛 对标世界级金融中心 

3月4日,被称为“河南陆家嘴”的龙湖金融岛正式开岛,金融岛通过3.7公里长的运河,与南侧郑东新区CBD相连,形成一个“如意”形金融总部区域,总建筑面积365万平方米的金融岛目前已累计确定或意向入驻金融机构近50家,其中,包括光大银行、浙商银行、中原证券、中原信托等企业。

黄河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裴方亮介绍,龙湖金融岛对标世界级的金融中心,这一汇聚全省、全国乃至全球金融人才的高地,未来将承担起中部崛起重任,成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重要着力点。

河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高亚宾介绍,郑州地处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和京广通道的交会处,围绕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奋勇前进的郑州,近年来综合实力大幅跃升。数据显示:2021年,郑州GDP达到12691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全市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2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60%。

“到2025年,郑州国家中心城市GDP力争达到2万亿元”,这是郑州给自己提出的更高目标。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郑州正处于集聚发展的快速增长期,发展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河南交通运输战略发展研究院院长龙志刚介绍,作为郑州“米”字型高铁网的最后一笔,济郑高铁已进入开通倒计时。国际航空运输网、“米”字型高铁网和轨道交通网“三网”融合正在郑州加快推进,大都市交通网络正加快形成。

高亚宾说,以往,人们提及河南或是郑州,或许会想到“粮食大省”“商都文明”,而今,这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正在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成功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一批关键“卡脖子”技术在郑州实现突破,地处中原腹地的郑州正在成为开放新高地。

展开剩余部分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用户留言 联系我们

跟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