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生活城事 导航

湖北老二是哪个城市

作者:whycl 时间:2021-11-19 11:34:01

武汉是典型的“强省会”城市,以至于湖北的其他城市常常容易被忽略。前段时间,在一个论坛上看到有小伙伴讨论湖北的“老二”到底是哪个城市?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带有一定的争议,不过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各种数据来分析看看。

v2-4b64132cd3114d2f732321c4258d4c27_1440w.jpg

湖北的“老二”是谁

有人说是黄石,还有人说是曾经红极一时的汽车城十堰!这两座城市作为建国后工业化城市的典型代表而且曾经短暂当过老二。实际上在上世纪后半叶,湖北形成了“一特五大”的区域竞争格局,除了“一特”武汉外,“五大”中的荆州、宜昌、襄阳、黄石和十堰都有能力争夺老二的宝座。

如果再把时间往前追溯两千年,襄阳和荆州形成的湖北双雄争霸模式持续了千年!一千年前,随着全国整个经济重心的东移,湖北第三极逐步崛起,武汉三镇逐渐形成经济中心,再到后来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省府,武汉成为了湖北和湖南的政治中心。而在500年前汉口的出现,把武汉的地位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尤其在清末明初,“大武汉”成为仅次于“大上海”的城市地位!

而此时,湖北不再有争霸,只有“老二”的争夺。就在清朝中期,1735年左右,原属荆州府的彝陵州升为为宜昌府,从此,宜昌开始和荆州平起平坐,直到当代取代荆州,和襄阳争夺湖北“老二”的位置。

今天我们讲的是湖北过去20年“老二”争夺史,这两位争夺的主角就是宜昌和襄阳。

宜昌的崛起

第一次机会:升为府治。

前文提到,1735年彝陵州升为宜昌府,同时在今天恩施地区设置施南府,从此湖北由八府变为十府。这里要特别一下,宜昌府设立的背景非常特别,类似设置深圳为特区,当然没有深圳的地位这么高。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清朝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推行了改土归流制度,在鄂西南地区(今恩施州)设置施南府,将原来少数名族自治的地区改为中央直管,在这个背景下就在荆州府西部设立一个新的府,这样可以牵制施南府。

在这种特殊背景下,宜昌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第二次机会:三峡工程。

1985年,为配合三峡工程的建设,国家准备筹建三峡省,三峡省的设想辖区大致为(原)四川省东部和湖北省西部,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囊括1760万人口,省会为宜昌市。三峡省曾被命名为三峡行政特区、三峡特区和三峡行政区,历经三次修改,最终定为“三峡省”,但最终告吹。

虽然三峡省最终没有形成,宜昌也没有如愿成为省会。但宜昌得到的政策支持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在这种背景下宜昌取代荆州成为湖北“一主两副”中“两副”之一。

20年“老二”争夺史

进入21世纪,宜昌和襄阳被定位为湖北“省域副中心”,从此其他地市再也无力争夺老二的位置!上世纪90年代末,荆州和宜昌两地GDP差不多,到了2010年荆州GDP只有宜昌和襄阳的一半。黄石受辖区体量小,十堰经济结构单一且二汽的离去更是无力竞争。

1、宜昌领先次数超过襄阳

从2001年到2020年宜昌和襄阳GDP对比来看,襄阳GDP有7次领先宜昌,而宜昌有13次领先襄阳。也就是说在过去20年中,宜昌有13年是湖北的“老二”。

自从2004年宜昌GDP一举超过襄阳开始,这一超就是13年。但这领先的13年,宜昌并没有完全甩开襄阳,领先优势最大的年份也只有70亿,最小优势仅仅2亿左右。这说明这13年间两市经济实力是非常接近的。

2、襄阳实现对宜昌的再次反超

2017年,宜昌当年GDP增速由2016年8.8%陡降到2.4%,而襄阳2017年的GDP同比增长率为7.2%。导致当年宜昌被襄阳借机反超,并且当年差距一下子大到208亿。

宜昌为何当年经济增速如此之低呢?2016年宜昌积极响应中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号召,坚决破解”化工围江”问题。于2017年共关闭沿长江一公里内化工企业25家,从而使作为宜昌市支柱产业之一的化工产业在2017年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导致宜昌市当年GDP增长率仅为2.4%。

应该说2017年对这两市来说是个分水岭,襄阳完成GDP超过四千亿元,实现了对宜昌的再反超,成为名副其实的湖北“第二城”.

未来展望

未来宜昌和襄阳谁能笑到最后?宜昌还会实现对襄阳的反超吗?宜昌和襄阳各有优劣势,宜昌的大型企业众多但人口劣势明显,宜昌曾经是湖北除了武汉外唯一人口净流入的地级市,但老龄化在全省最严重,导致人口开始出现净流出,因此今年宜昌提出人才引进计划,可以说宜昌未来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问题。

襄阳在人口规模、交通枢纽、产业结构和区域中心地位上优势于宜昌,但是宜昌在高教、旅游、县域经济等方面依然强于襄阳。宜昌因葛洲坝和三峡两大水利工程的修建,以及一些央企的入住,经济迅速超过了襄阳,又因产业结构调整又被襄阳反超,随着未来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以及三峡总部回归湖北,宜昌的优势依然还在。我觉得两城在未来的经济总量上依然会是不分伯仲、你追我赶、相互竞争的态势。

湖北是幸运的,不仅拥有大武汉,还拥有宜昌和襄阳这样一对“双子星”。还有荆州的失落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再次崛起!

来源:武汉大城事

展开剩余部分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用户留言 联系我们

跟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