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武汉热点 导航

武汉新增8名院士后会带来哪些新变化

作者:whlb 时间:2021-11-19 09:28:20

11月18日,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已正式揭晓,全国共新增选149位院士,武汉地区新增8位,那你知道武汉新增8位院士会给武汉带来哪些变化吗?下面咱们就来了解一下。

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

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每位院士都在各自专业研究领域达到极高水平,其引领的学科专业和产业领域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科技创新日益受到重视的时代背景下,拥有两院院士数量的多少,往往决定着区域创新能力。

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相继公布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分别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6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4人,一批长期奋战在国家重大工程、“卡脖子”技术攻关中的杰出专家当选。

本次增选后,中国科学院共有院士860人,外籍院士12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为971人,外籍院士111人。

武汉共新增8位院士,其中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本次武汉地区当选的两院院士中,最年轻的院士是来自武汉大学的宋保亮,他生于1975年,今年46岁。宋保亮是脂代谢领域的知名科学家,主要研究胆固醇代谢调控及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随着院士数量增加,武汉两院院士队伍结构,也将出现变化,顶级科研领域的边际得以扩展。同时,新增院士研究领域多侧重于大健康和新材料等,也将推动武汉部分新兴产业科创实力大幅跃升。

院士1.jpg

武汉地区新增选8位院士。制图:张莉

1、两院院士增选,是国家战略需求的“风向标”,两院院士增选各有侧重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中,通过特别推荐评审机制,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有5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有3人当选。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平均年龄57.4岁,5位女性科学家当选。增选后,中国科学院院士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中,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平均年龄58岁,6位女性科学家当选。由于“卡脖子”技术攻关日益受到重视,所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特点更为明显。

一是强化国家战略需求和重大贡献导向,坚持“四个面向”,重视候选人在重大工程、“卡脖子”技术等国家战略需求领域的贡献,关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并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候选人。

二是更加关注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边远地区的工程科技人才,实施倾斜政策,这也是为助力区域发展。来自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数十年扎根云南、广西、甘肃、宁夏、新疆等西部边远地区的有12位,占当选院士总数的14%。

就区域新增院士情况来看,经济和科研实力相对发达的城市,新增院士数量较多。

据不完全统计,在京单位至少有24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9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当选院士人数位列全国各省市区之首;上海有5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杭州共有8位科学家当选两院院士。其中5位来自浙江大学,2位来自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1位为外籍院士(祖籍杭州)。此外,深圳新增4名院士,苏州新增4名院士,成都新增3名院士。

武汉新增8名院士,此次院士增选之后,武汉院士总数达81位,无论是新增数量还是总数,均位居全国城市前列。

从新增院士分布单位来看,浙江大学位居榜首,一共有5位院士入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次之,各有4位。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都有3位入选。武汉大学有2位入选,与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并列全国TOP10。

院士2.jpg

2、新增8名院士,带动武汉院士研究领域格局出现变化。

今年2月,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启动建设,当时公布武汉拥有73名两院院士。如今,武汉院士数量再增8名,总数增加之外,院士集中的重点领域所占比重必然改变。那么,到底有哪些变化?

其一,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实力比较强,拥有的院士相对较多。增选之后,武汉大学拥有16名院士(注:李德仁为两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拥有17名院士,两校院士数量旗鼓相当。

分开来看,武汉大学拥有1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数量居于武汉第一;华中科技大学拥有1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数量位居武汉第一。

其二,武汉在遥感、卫星导航、机械制造、精密测量、船舶、光纤、育种、电力、化学等专业领域,院士数量依然相对较多,这些领域也对应着武汉的优势产业,是武汉未来科创发力的重点领域。

其三,新增院士研究领域多集中于大健康和生物技术、新材料,这也正是国家战略需求和“卡脖子”技术攻关的重点领域,这些领域也与武汉着力构建的965现代产业体系密切相关,必将为武汉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3、武汉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离不开院士助力。

前不久,武汉发布的《以“四个加快”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就明确提到,要加快激发创新活力,主要包括夯实创新基础(主要是加快湖北东湖科学城建设),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深化成果转化对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加快人口人才集聚等。

在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武汉就特别提到“力争3年内在若干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率先突破,实现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每年推动50项以上院士专家项目落地转化”。

湖北东湖科学城建设,更是需要院士鼎力支持。武汉要加快建设7个湖北实验室,新谋划布局8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28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争取获批1-2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如有院士相助,必然如虎添翼。事实上,武汉多个重要科创平台,均由在汉院士“挂帅”。

今年,武汉院士数量大幅增加,必将为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院士3.jpg

(来源:大刚观察)

展开剩余部分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用户留言 联系我们

跟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