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武汉热点 导航

十四五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目标一览

作者:whycl 时间:2021-11-08 08:56:18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十四五”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已于今年9月正式实施,其中湖北有一批重点项目在规划当中。包括高铁、长江大桥以及机场的扩建,下面就来具体了解看看。

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200413%2Fe1d2e25dbbfc4afe91fbab56855c76b9.jpeg&refer=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jpg

三横六纵三网多点

《规划》指出,“十三五”以来,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成果显著,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横贯东西的高标准沿江高速铁路建设滞后、三大城市群缺乏快速便捷运输通道链接、沿江铁路部分区段货运能力紧张等。

为此,《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畅通长江水脉,通过整体规划设计,构建“三横六纵三网多点”的空间布局。

其中,“三横”为沿江通道(武汉、宜昌、恩施)、沪蓉通道(武汉)、沪瑞通道,“六纵”为徐(州)温(州)通道、亳(州)赣(州)通道、孝(感)郴(州)通道、达(州)(都)匀通道(包海通道)和广(元)河(口)通道。最终形成联通区域中心城市、衔接南北两翼的大能力运输通道。

湖北一批交通项目进入国家规划

一批湖北重点交通项目列入《规划》,包括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重大航道整治工程、城陵矶至武汉航道整治工程、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枢纽航运扩能工程、加强汉江重要支线航道建设、荆江河段航道治理二期工程等。

《规划》提出加快沿江高速铁路建设,实现上海至重庆、成都全线350公里高标准贯通运行。建设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至成都的沿江高铁,湖北段包括合肥至武汉、武汉枢纽直通线、武汉至荆门至宜昌、宜昌经涪陵至重庆等高铁。建设襄阳至常德高铁。研究实施上海至重庆、成都双层集装箱工程。

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其中武汉港为重点枢纽港口,黄石港为重点港口,荆州港、襄阳港为一般港口。提出推广三峡船型,推广武汉至洋山港区江海直达船型。

统筹推进过江通道建设,建设武汉白沙洲过江通道、宜昌东艳路过江通道、鄂黄第二过江通道、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军山长江二桥、武汉都市区环线汉南过江通道、观音寺长江大桥、李埠长江公铁大桥、枝江百里洲长江大桥、兴山至长阳高速公路过江通道、巴东长江公路二桥、宜都红花套过江通道。

扩展航空运输网络,实施武汉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鄂州机场。

完善油气管道布局,开展重庆至荆门等管道建设。

公路方面,建设金寨至罗田高速公路、武汉至黄梅高速公路、巴东至张家界高速公路。

国际班列方面,建设中欧班列(武汉)。

优化枢纽功能布局,确定武汉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鄂州、襄阳、宜昌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武汉西站、宜昌港为综合客运枢纽重点项目,武汉港口国家物流枢纽、鄂州机场专业性货运枢纽为货运枢纽重点项目。提升武汉江海联运港区辐射范围。在三峡库区率先开展只能航运试点示范。

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畅通长江水脉,通过整体规划设计,构建“三横六纵三网多点”的空间布局。

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国家综合交通网布局相衔接,有效满足客货运需求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和运输服务系统;到2035年,全面建成东西畅通、南北互联、便捷顺畅、经济高效、智能现代、绿色安全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增强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支撑力,有力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6大建设任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规划》主要包括6方面建设任务:

第一,提升交通网络通达能力。一是畅通长江干线航道,完善支线航运网络,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加快发展江海直达运输,提升黄金水道功能。二是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加快建设沿江高速铁路,扩大沿江铁路货运能力,强化铁路运输能力,形成与黄金水道功能互补、衔接顺畅的快速大能力铁路通道。三是完善区域公路网布局,加快省际待贯通路段建设,推进国家高速公路拥堵路段扩容改造,统筹推进过江通道建设,优化公路运输网络,延伸长江大动脉辐射范围。四是推进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成渝世界级机场群、长江中游机场群建设,拓展航空运输网络,形成对长江大动脉的多点支撑。五是加快油气主干管网建设,提高沿江地区油气管输比例,完善油气管道布局,缓解长江大动脉运输压力。

第二,提高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发展水平。推进长三角地区交通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协同发展,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统筹发展,稳步推动黔中、滇中城市群交通建设,积极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实现城市群内中心城市之间、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1—2小时快速通达。

第三,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运输体系。发挥长江经济带东西双向、陆海统筹的区位优势,做强向东开放通道、做实向西开放通道、做大向南开放通道、做优内陆开放通道、推进长江通关便利化,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运输体系。

第四,推动综合交通枢纽高效链接。统筹考虑区域经济布局、人口分布、国土开发、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需求,优化枢纽功能布局,加快客运枢纽和货运枢纽链条化、网络化发展,提高旅客换乘和货物接驳换装效率,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衔接顺畅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网络。

第五,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旅客联程联运,提高区际快速运输品质,便利城际公共交通,推进城乡客运服务一体化,提升旅客联程联运水平。推进货物多式联运,大力发展铁水联运,拓展江海联运功能,健全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培育多式联运组织主体。

第六,推进交通绿色低碳发展。坚持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全生命周期,加强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加快形成低碳交通运输结构,加快运输工具电气化清洁化替代,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交通,全面提升交通可持续发展水平。

5大特点

与其他交通规划相比,《规划》主要有以下5个特点:

一是突出长江轴带引领。长江大通道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规划》按照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按照轴带引领、圈层互动、枢纽支撑、衔接高效的发展思路,统筹考虑经济布局、人口和资源分布、国土开发、对外开放以及国家安全对交通运输要求,提出构建“三横六纵三网多点”综合交通网骨架的总体思路,引导人口和经济要素向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的地区集聚,推动经济由沿海溯江而上梯度发展,促进上中下游协调发展。

二是突出多式联运发展。为提高沿长江通道的整体运输效率,《规划》提出以铁水联运和江海联运为重点,推动长江干线主要港口全面接入疏港铁路,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同时提出以制定完善多式联运标准规范为基础,以“一单制”为保障,以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人承担全程运输为方向,推进集装箱、大宗散货等重点货种联运,推动形成衔接国际近远洋航线的海向多式联运网络,以及直达中上游港口、衔接中欧班列的陆向多式联运网络。

三是突出对外通道建设。为进一步发挥长江经济带东西双向开放、陆海统筹兼具的区位优势,《规划》提出向东、向西、向南、内陆四个方向的对外通道建设任务。向东开放主要是建设以上海港为核心的外贸集装箱运输网络和以宁波舟山港为主体的大宗散货外贸运输网络;向西开放主要是做实与南亚、东南亚特别是东盟十国的交通基础设施联通;向南开放主要是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内陆开放主要是强化南北纵向通道与长江黄金水道的有机衔接。

四是突出枢纽高效衔接。这是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效率的关键所在。《规划》在优化枢纽功能布局的基础上,提出客运枢纽链条化、货运枢纽网络化的发展方向。客运枢纽主要通过“干线运输+区域集散”的跨区域组织模式,推进枢纽场站与所在城市快速、大容量公共交通有机融合,实现运输通道和市域内枢纽场站的高效衔接。货运枢纽主要通过“干线运输+区域分拨”的跨区域组织模式,在市域内按无缝衔接要求建设各类连接线,实现货运枢纽网络内联外通、高效安全。

五是突出交通绿色发展。按照长江经济带要率先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的目标定位,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强船舶污水垃圾治理,调整优化运输结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通道、岸线等资源,最大限度保护重点生态功能区,降低交通污染排放和能源资源消耗,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来源:长江云

展开剩余部分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用户留言 联系我们

跟帖评论